“2022年中国经济七大政策“靠前发力”,促进经济增长。房地产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理所当然地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
住建部近期对房地产的表态内容是:研究采取更大力度的政策举措,推动释放内需潜力。
一城一策之中出台“救楼市”的城市,今年以来已经超过了100个。出台政策早的城市如哈尔滨、郑州,出台政策稍晚一点的,如近几天的长沙、长春、沈阳、无锡等。
长沙,这个房地产调控的三好学生近日也发布了刺激楼市的新通知,从通知内容来看,长沙将购买二套房的条件从“取得房产证满4年”调整为“网签满4年”,这自然释放出部分改善家庭的购房资格。
长春市出台了《关于有效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和良性循环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包括20项政策措施,无贷款的二套房按首套房贷款政策,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
沈阳在5日内连发多道救市令,因为,沈阳的商品房库存还是让人很着急。当前,沈阳的商品房去化周期高达19个月,远超住建部划定的12个月安全警戒线。
苏州近日进行了第二轮放松,新房限售3年调整为2年,二手房不再限售。其背后仍然是库存高企,当前,苏州二手房挂牌量高达117788套,新房库存138520套。
至于已经发布“救楼市”新举措的福州、南京、东莞等城市,在此就不一一列举。总体上,今年以来,出台“救楼市”的城市数量,已经达到了上百个。
按照现在对房地产的重视力度,接下来会有更多城市托底楼市,也会有更大力度的招数到来。毕竟,在楼市冷场的背景下,放松调控乃至鼓励购房已经得到肯定。
为楼市托底,支持刚需及改善购房,显然有利于房价的平稳,有利于已经买房的人,其住房的价值不再打折。
同时,对于那些还没有买房的人来说,这些措施的出台,让他们很担心房价在多个政策的刺激下再涨上一轮。
近日,就有深圳市民写下了请愿书:谨慎出台楼市刺激政策,以防暴涨,便于留下一些希望。
在现有的楼市氛围之中,有三类人群是希望房价上涨的,一是地产中介,二是炒房被套之人,三是房地产开发商。而对于很多正在积蓄力量准备买房的普通市民来说,还是希望房价跌一跌更好。
所以,现在地方城市以快、准、狠“救楼市”的过程中,如何减少房价上涨对新市民的影响,这个平衡度的把控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