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制度企业家与前海制度创新研究》是国内第一部以“制度企业家精神”为核心价值解读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海自贸片区)的课题文本。课题对前海管理局法定机构的创立、改革、制度创新与前海施政者改革理念、前海企业家精神做了较为深入的调研访谈。
课题负责人、主撰稿人为国家信息中心国际信息研究所、中房研究院ICR高级研究员秦刚先生。在课题研究中,秦刚将“制度企业家”定义为捕捉政策风向的市场猎手、冒险家、创新者;“(制度)政策企业家”定义为改变政策风向的政治家、立法者、施政者。课题研究、访谈及有关数据得到前海管理局及招商局集团、前海金控、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等企业大力支持。本公众号获授权分享课题研究精华。欢迎读者发表意见建议。
2012年12月7日,在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考察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秦刚(国家信息中心国际信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房ICR学术院长):
前海怎样孵化兼具中西文化的制度企业家?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创建以来,制度企业家与政策企业家合力,共同推动了前海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优越制度环境的形成。
近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部委、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经济总量在千亿能级持续提升,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新城建设突飞猛进,深港合作成果丰硕,产业集聚实现跨越式发展。
前海的改革开放、创新创业实践为深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做出了探索。创新型企业的创始人、企业家和管理团队是突破制度旧有界限,填补制度空白,推动制度创新的第一推动者;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前海管理局)为主导的各级政府部门的决策者、政策制订者、政策实施者、市场监管者、行业监管者是企业创新、建立新规则、推动制度创新的守护者。
数据显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区域之一。片区注册企业从5215家增长至2018年9月的17.37万家,年均增长率高达99.6%。特别是前海片区,自有统计数据以来,税收以年均增长率170%的速度倍增;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率超过200%,其中实际利用港资年均增长率达到20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达到84%。短短几年,前海从一片滩涂起步,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成长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九阁 摄 雅颂城脉图片
2017年,前海蛇口片区注册企业实现增加值2030.26亿元,同比增长43.4%;实现税收收入344.98亿元,同比增长28.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0.83亿元,增长10.8 %;实际利用外资44.48亿美元,增长16.9%,占全市的60.09%。初步测算,今年截止三季度,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实现注册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8%;1-9月,实现税收收入371.13亿元,增长45.3%;1-9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6%。前海作为全市乃至珠三角区域的核心引擎作用初步显现。在前海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孵化了一批制度企业家,他们在前海的制度创新环境中孵化和发展,同时也推动着前海的制度创新。
九阁 摄 雅颂城脉图片
为推进协同创新、打造协同创新链,建设由不同层次的创新载体构成的制度创新载体体系,规范运作和健全管理,有效推动改革创新任务落实、鼓励主动创新,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评选出制度创新载体。评选出的制度创新载体包括党政机关、市场机构以及智库机构。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评定的49家载体单位中,企业占到全部载体单位的55%。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与国有企业形成的合力,推动了前海制度创新的速度、力度,是前海特色,也是前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