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小院书房”是秦刚先生继“城脉”、“城计”后,在中房ICR公众号开设的新栏目,旨在探讨城市理想生活与人居生态,推荐品位读物,分享读书心得,推动城市构建的公民意识、责任意识,以求“城脉不绝,城计不竭”。
无论是港深双城,还是粤港澳湾区,与纽约伦敦双城、加州湾区的差距都不在科技与经济,而在艺术与人文。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人文是深港与粤港澳城市文明建构中最凸显的“短板”。
秦刚 摄 雅颂城脉版权图片
文化沙漠不仅在香港,更在深圳和粤港澳湾区。其实,人文与艺术的建设、投入与发展恰是中国经济和产业转型、拉动内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好驱动器,也是经济和社会整体改革、民族复兴大业的有力抓手。
深圳与香港的合作,以前重在经济、金融,以后应重在人文、艺术。深圳西有前海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东有落马洲河套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区。这个布局将提升深港合作的内在质量,助力两个经济特区共同面对的人文挑战、城市文明挑战。
秦刚 摄 雅颂城脉版权图片
不久前一个暴雨过后的午后,我登上393米高处的香港环球贸易广场(ICC)第一百层(Sky100),与香港西九文化区的规划设计师分享迪拜、卡塔尔等海湾国家的人文建设经验。俯瞰建设中的西九文化区和九龙高铁站,眺望对岸的港岛。在一片繁华的都市水泥森林、高级写字楼商厦和优美的城市天际线下,罕见文化设施、艺术空间与人文风景。这是香港开埠近200年来最大的缺憾与城市文明的“败笔”。
秦刚 摄 雅颂城脉版权图片
西九文化区的建设是香港提升城市人文的一大动作,可能会成为一个转折点。故宫博物院将在这里建设第一个全球“分店”: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戏曲中心、剧院、M+视觉博物馆将在九龙湾畔出现。林郑月娥此前担任了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后来交棒给新政务司司长张建宗。西九文化区管理局的法定机构管理模式是这一区域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法制保障。这种政治治理与商业治理兼备兼容的管理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在国际化、多元制度、中外合作的新型文化合作试验区里,西九文化区模式堪为典范案例。我们将继续研究、关注,加深合作。
九阁 摄 雅颂城脉版权图片
近五年来,香港地区的人文艺术氛围提升明显,文化建设、国际合作加速:一年一度巴塞尔香港艺术展的全球影响力渐增;索斯比、佳士得在港艺术品拍卖火热;中国近代当代艺术家作品更受全球藏家关注;全球越来越多的人文、艺术、创意人才选择香港、看好香港。这都是香港人文艺术建设进入新临界点的征兆。
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专门探询了西九文化区的规划与建设情况。这显示出中央政府对香港人文发展的期望。
秦刚 摄 雅颂城脉版权图片
美国人能够在沙漠里建立一座汇聚商业、娱乐、演艺、旅游、休闲与文化创意的世界都会——拉斯维加斯,中国人也应该能够在“东方之珠”九龙湾畔创造出一座人文艺术之城。
新特首新政府应该以此项目为契机,加强香港人文艺术之城的塑造。香港不应只因金融和贸易被历史记录,艺术、人文、创意是这座法治、开放的自由经济体最有潜力的可持续发展领域。可惜的是,这座城市长久以来一直沉溺于“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心态。希望新特首以中央政府新的瞩望、新的要求为目标,以新政府执政理念为纲领,利用深港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契机,提升香港的人文、民生水平,塑造香港新的城市人文竞争力。
秦刚 摄 雅颂城脉版权图片
——摘自秦刚《城计——第五代城市:从城市范例到全球标杆》